2023年上半年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答案与解析
2023年上半年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答案与解析
- 单项选择题:共20道题,每道题2.0分。
- 简答题:共3道题,每道题10.0分。
- 材料分析题:共2道题,每道题20.0分。
- 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6小题,任选1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1小题计分,40分。考试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
- 如需打印,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陇上岸”回复“试卷002”获取PDF试卷及答案解析文件
- 试卷预览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C
解析:“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意思是:建立国家,统治人民,要把兴办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反映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2、正确答案:D
解析:“身正, 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意思是:如果自身行为端正,不用发布命令,事情也能推行得通;如果本身不端正,就是发布了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这个体现了教师行为的示范性。
3、正确答案:A
解析: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共同的奋斗目标,班集体是以教学班为单位,按集体主义原则组建起来的学生群体,是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班集体建设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
4、正确答案:D
解析:《雄辩术原理》 是由古罗马的昆体良所编撰的,这本书是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教育论》的作者是英国的斯宾塞,《理想国》的作者是古希腊的柏拉图,《教育漫话》 的作者是洛克。故本题选D。
5、正确答案:C
解析:A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它主要是指一个人面对矛盾冲突的情境能自觉地意识到是非善恶,进而能就行动作出缜密的抉择。B道德情感就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出现的一种内心体验。一般地说,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或是他人、个人的行为,凡是符合自己的认识或自己所维护的道德观念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C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意志行动过程包括:头脑中产生各种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预测各种行动方案的结果;衡量行动后的利弊得失;按自己的决定行动;现实生活中结果的C出现;接受行为结果的反馈;反馈影响心理结构。根据题干他想改掉,但是又忍不住,得出他应该着重培养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是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推动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一定道德意义的实际行为。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看一个学生的品德,主要不是看他认识到什么,而是看他是否言行一致。
6、正确答案:C
解析:非结构式观察是对研究问题的范围目标采取弹性态度,观察内容项目与观察步骤不预先确定,亦无具体记录要求的非控制性观察。方法较灵活,但获取材料不系统完整,多用于探索性研究,用于对观察对象不甚了解的情况下的观察。
7、正确答案:C
解析:麻疹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经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故本题选C。
8、正确答案:C
解析:科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作出判断。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判断。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1.前习俗水平(0~9岁)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一避免惩罚 ,无条件服从权威。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一满足自己的需要,有时也满足别人的需要。2习俗水平(9~15岁)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赞许,故本题答案为C。第四阶段:维护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尊重法律和权威。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 :又称原则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一遵纪守法, 但是法律可变。第六阶段: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一根据良心作出判断。
9、正确答案:D
解析:情绪调控指的是我们可以通过排解不良的情绪,调控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对情绪进行调控。通过排解不良情绪的具体方法,从而减少由于青少年情绪多变,不稳定的特点造成的不良影响。
10、正确答案:A
解析:A元认知就是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指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B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其基本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与整理;二是对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系统储存。C精加工策略是指通过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加工,理解其内在的深层意义并促进记忆的一种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业求助策略等。
11、正确答案:B
解析:下位学习(类属学习):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题干中先学习了“动物”,接着又学习了包含在动物里的“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属于下位学习。故本题选B。
12、正确答案:A
解析:选项A,注意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转到无关对象上去的现象。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转到无关对象上去的现象。选项B,注意的动摇指的是人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状态,而是间接加强或者减弱。选项C,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不同的对象上,它是可能而且是有效的。选项D,注意转移是指有目的地,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题目中萍萍在数学课上想着课间讨论的春游,属于分心,即注意的分散,故选项A符合题意。
13、正确答案:D
解析:B选项综合课程又叫广域课程、统合课程,主张实行分科教学但又要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采用合并相关或相邻领域的学科,以减少教学科目,把几门学科的教材组织在一门综合的学科中。如自然课;社会课AC选项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它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其思想萌芽于卢梭,代表人物是杜威与克伯屈D选项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其课程的主导价值是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例清晰的文化知识,如六艺。
14、正确答案:B
解析:学不躐等的意思是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不能超越次第,要循序渐进,体现了“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故本题选B。
15、正确答案:B
解析:《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加强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的学习,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优化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式与路径,推进工程与技术实践。积极探索新技术背景下学习环境与方式的变革。
16、正确答案:A
解析:班级授课制是最普遍的教学组织形式,它能够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学生按年龄特征和学习特征编成班组,使每-班组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根据固定的授课时间和授课顺序(课程表),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对全班学生进行连续上课的教学制度。
17、正确答案:D
解析: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指个体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比较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作用在于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题干中采用的是个体内差异评价,故选D
18、正确答案:A
解析:课堂教学相关课程是安排在学校课表内的课程,按课程计划的规定,而课外、校外活动,不仅把活动地点安排在课外、校外,而且活动时间的多少也没有严格的规定,是学生自愿参与的,故本道题选A。
19、正确答案:B
解析:选项B,“课程即知识*把课程看作“教程”,是一种"静态的课程观",有利于规范教师(特别是新教师)的教学行为,但忽略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选项ACD,都体现了“学习者是课程主体"的思想。故选项B符合题意。
20、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中在一堂课即将结束时,李老师让大家诵读儿歌以此作为结束,属于游戏式结课方式,故本题选C。
二、简答题
1、正确答案:
解析:美育的任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正确的审雅观。审雅观是人们对美的基本看法与见解.它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构成部分。思想家和教育家们都把培育人的健康崇高的审美情味作为美育的重要任务之一。第二,提升审美能力。所谓审美能力是指审美过程中主体应具备的各样能力。包含审美感觉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审美理解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等。此中,最重要的是培育审美鉴赏力。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鉴赏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长久实践的结果。第三培育审美创建力。审美创建能力是人所独有的一种高级能力.它是人的实质力量的充足发挥。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能动地改造世界,相同.人们感觉美和鉴赏美的目的也是为了表现美和创建美。第四,塑造完佳人品。塑造完佳人品.促令人的金面和睦的发展,应该说是美育最根本和最中心的任务。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教育家们之所以特别重视美育。其主要原由就是美育在塑造完佳人品上拥有其余教育所没法代替的重要作用。
2、正确答案:
解析:少先队的活动形式: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少年儿童树立革命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是少先队活动的重要内容。②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活动,帮助少年儿童学好文化科学知识,为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新技术革命做好准备,是少先队的重要任务。③假期活动,内容丰富、安排得当的假期活动,不仅能使队员得到积极的休息,而且能使他们受到深刻的教育。④体育、游戏活动。
3、正确答案:
解析: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的因素,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但需要指出的是,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替代性经验:他人的替代经验也会影响自我效能,当个体看到与自己的能力水平相当的人在活动中取得成功时,便相信当自己处于类似活动情境时,也能获得同样成功,从而提高自我效能。言语劝说:通过说理让学生相信自己具有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就会给学生增添学习活动的动力,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言语劝说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情绪唤醒: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被讨厌刺激所围扰时更能期望成功,比如,紧张焦虑,精力不佳,容易降低人们对自我效能的判断。
三、材料分析题
1、正确答案:
解析:艾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值得学习借鉴。首先,艾老师的做法遵循了以以为本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材料中在多次批评教育无效之后,老师并没有放弃小亮,看到了小亮身上的发展潜能,并循循善诱。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其次,艾老师的做法遵循了新课改的教师观,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要尊重、赞赏学生:帮助引导学生。材料中,艾老师在了解到小亮家里的条件后,并没有向小亮的父母“告状”,反而对于小亮循循善诱,在班上表扬他,帮助他树立自信心。这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师观。 最后,艾老师的做法体现了长善救失的德育原则。该原则要求教师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材料中老师安排他监督班级卫生工作,并对他尽职尽责的表现给予表扬,充分使小亮对于学习和作业变得积极起来,这体现了长善救失的德育原则。
2、正确答案:
解析:评析张老师的教学行为。首先,张老师的教学体现了直观性的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给学生清晰地表现帮助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材料中,张老师进行直观展示多媒体课件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富有感染力,可以使同学们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其次,张老师的教学做到了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在教学中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应做到是: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材料中张老师通过教学内容联系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有关于日食和月食的记载,教导同学们投身于国家建设中,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最后,张老师教学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材料中,张老师在教学中循序渐进、缓缓道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传授知识,这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综上所述,张老师的教学行为别出心裁,值得我们学习。
四、教学设计题
1、正确答案:
解析: 小学语文课程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 ①语言建构与运用。如本文中对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使其掌握语言文字的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具备交流沟通的能力;②思维发展与提升。语言的发展与思维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③审美建设与创造。本文可通过阅读课文或多媒体等方式引导学生欣赏长城雄伟景象,体味古人智慧才智。④文化传承与理解。文章是对世界奇迹之一长城的介绍,通过学习理解鉴赏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态度。
2、正确答案:
解析: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落实”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融合“的课程理念,具体如下:第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的融合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问题生活化”,材料中,可以利用生活的实物,剪刀,钟表等等,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通过动画进行展示,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第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的融合可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材料中,《认识角》 的教学中,设计了找角、摸角等环节,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其中在画角这一环节中,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形式,老师不示范画角的步骤,而是设计动画,效果就会更好。第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方法的融合材料中,《认识角》 中可以安排了课堂练习。可以通过计算机将正确、错误的评价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不同的画法,通过网络在屏幕显示,起到了交互作用。第四、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相融合,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以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在过程中培养,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实质是以信息技术解决课程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在材料中的《认识角》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信息素养。
3、正确答案:
解析:①热身导入环节②呈现操练环节③巩固提升环节④拓展与运用环节⑤检测与作业环节
4、正确答案:
解析:《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一首原汁原味的内蒙古短调民歌。为2/4拍,一段体结构。歌曲的旋律明朗豪放有着进行曲雄壮有力的特点,节奏较为整齐,表现了蒙古族儿童对草原家乡的热爱歌曲以简单、易唱,以明快、豪放的旋律带领学生走入美丽的蒙古草原,表现了蒙古族儿童对草原、家乡深深的挚爱之情。旨在通过音乐的学习感受并”了解蒙古族音乐
5、正确答案:
解析:动作要点:挺胸、直腰、绷脚面、收髋,弹击有力,力达脚尖。
6、正确答案:
解析:含义:象形文字,又称表意文字,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特征:①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②利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